在学校的教室中,孩子们充满活力地学习与成长,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需要紧急医疗处理,作为医院急诊科医生,深知及时正确的急救对于挽救生命和减轻伤害至关重要,下面就来谈谈教室中常见的几种紧急情况及相应的急救方法。
晕厥
教室里,有时会有孩子突然晕倒,这可能是由于低血糖、低血压、过度疲劳、闷热环境等多种原因引起,一旦发现孩子晕厥,应立即让其平卧,头部略低,松开衣领腰带,以增加脑部供血,轻拍孩子的双肩并呼喊,观察其有无反应,如果孩子没有意识,应马上触摸颈动脉搏动,判断是否心跳骤停,若心跳骤停,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呼叫周围人员拨打急救电话,若孩子有心跳但未恢复意识,可将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鼻出血
鼻出血也是教室中较为常见的情况,多因鼻黏膜干燥、外伤等导致,当孩子鼻出血时,应让其坐下,头稍向前倾,不要仰头,以免血液流入咽喉引起呛咳,然后用手指捏住鼻翼两侧,持续压迫 5 - 10 分钟,一般可以止血,也可用冷毛巾敷在孩子的前额和鼻部,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如果经过上述处理后鼻出血仍不止,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等其他原因导致的出血。
气道异物梗阻
在教室里,如果孩子进食时突然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很可能是发生了气道异物梗阻,对于清醒的患儿,应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者站在孩子身后,双脚前后分开,前脚距离孩子双脚约一脚宽,后脚脚跟踮起,膝盖微弯,让孩子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保持孩子身体前倾、头略低、嘴张开,用双臂环绕孩子腹部,一手握拳,拇指顶住孩子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另一手抓住握拳的手,急速且有力地拉动双臂,向内、向上冲击孩子上腹部,约每秒 1 次,重复动作直至异物排出或孩子恢复呼吸,如果孩子失去意识,应立即停止操作,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呼叫急救人员。
在教室这个特殊的环境中,老师和同学们都应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这样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措施,为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让教室成为真正充满知识与关爱的地方。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