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尿崩症,急诊科医生的专业解读

尿崩症,这个相对少见却不容忽视的病症,在急诊科有时也会悄然出现,作为急诊科医生,对它的准确认识和及时处理至关重要。

尿崩症是一种由于抗利尿激素(ADH)缺乏或其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以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肾性尿崩症和精神性烦渴等类型。

中枢性尿崩症主要是由于下丘脑 - 神经垂体病变,导致抗利尿激素合成、分泌或释放减少,常见原因包括肿瘤、头部外伤、脑部手术、感染等,患者往往突然出现大量排尿,每日尿量可达数升至数十升,尿比重常低于1.005,尿渗透压明显降低,由于大量水分丢失,患者会极度口渴,大量饮水以补充水分。

肾性尿崩症则是由于肾脏对ADH不敏感,导致尿液不能正常浓缩,多为遗传性疾病,也可由某些药物、电解质紊乱等因素诱发,临床表现与中枢性尿崩症相似,但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认识尿崩症,急诊科医生的专业解读

精神性烦渴多由精神因素引起,患者主动大量饮水,导致尿量增多,与真正的尿崩症不同的是,限制饮水后,尿量会逐渐减少,尿比重和渗透压可恢复正常。

在急诊科遇到疑似尿崩症的患者时,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至关重要,了解患者的起病情况、尿量变化、饮水情况以及是否有相关的基础疾病等信息,有助于初步判断病情,实验室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测定尿比重、尿渗透压、血渗透压等指标,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对于尿崩症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水代谢平衡,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中枢性尿崩症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利尿激素替代治疗。

作为急诊科医生,我们要时刻警惕尿崩症的发生,准确识别症状,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避免患者因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而危及生命,只有不断提高对这类疾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守护患者的健康。

相关阅读

  • 急诊科医生眼中的读者与生命百态

    急诊科医生眼中的读者与生命百态

    在医院急诊科这个特殊的战场,每天都在上演着生死时速的故事,而当我站在这个充满紧张与未知的地方,常常会联想到另一群特殊的“读者”——那些被命运突然抛入急诊漩涡的人们,以及他们背后焦急等待的家属。急诊室就像一本永远翻不完的复杂书籍,每一位走进来...

    2025.05.09 07:18:55作者:tianluoTags:急诊科医生生命百态
  • 关注教师群体健康,急诊科医生有话说

    关注教师群体健康,急诊科医生有话说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长期的工作压力、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及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使得教师群体面临着诸多健康问题,作为医院急诊科医生,我在工作中接触到不少因各种健康隐患前来就诊的教师,深感有必要为他们敲响健康警钟。在...

    2025.05.04 02:03:27作者:tianluoTags:教师健康急诊科医生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