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急诊科这个争分夺秒的战场上,每一秒都关乎患者的生死存亡,现实中却常常存在一些如同“教练机式急救”般令人无奈的情况,严重影响着急救效率与患者预后。
所谓“教练机式急救”,就像教练指导学员驾驶时的慢条斯理,在急救过程中,一些环节繁琐拖沓、缺乏紧迫感,患者送来后,繁琐的信息登记流程往往占用大量时间,医护人员反复询问基本信息、核对身份,却未能意识到此时患者的病情可能正在急剧恶化,就如同飞机在紧急起飞前还在进行冗长的准备程序,而不是迅速升空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
在检查环节,也存在类似问题,过多不必要的检查项目依次进行,各种仪器设备的反复操作,却没有重点、缺乏针对性,这就好比教练机在飞行途中不断进行复杂而无意义的动作调整,忽略了尽快到达目的地的关键任务,真正需要的紧急检查可能被延误,导致无法及时明确病情,进而影响后续的精准治疗。
急救团队之间的沟通协作也常出现不畅,信息传递缓慢且不准确,各个环节的医护人员各自为政,没有形成高效紧密的联动机制,这如同教练机的各个部件不能协调配合,无法发挥最佳性能,本应迅速做出的治疗决策因沟通障碍而延迟,宝贵的治疗时机在相互等待与信息误解中悄然流逝。
“教练机式急救”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患者可能因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病情加重,甚至失去生命,即使有幸存活,也可能因救治延迟而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影响生活质量。
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对急救流程进行全面优化,简化信息登记,抓住关键信息,确保第一时间进入急救核心环节,检查要突出重点,根据患者症状迅速进行针对性检查,避免盲目操作浪费时间,强化急救团队的沟通协作,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让每个环节的医护人员都能实时掌握患者情况,协同作战。
医院急诊科的“教练机式急救”必须被摒弃,只有打造出高效、精准、快速的急救体系,才能在与死神的赛跑中赢得先机,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