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急诊科的日常工作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因意外而前来就诊的患者,因误食异物导致身体不适的情况并不少见,松子,这个看似平常的坚果,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那天,急诊科送来了一位面色焦急的年轻男子,据他自述,在家中食用了一些松子后,突然感觉喉咙处有明显的异物感,吞咽时疼痛加剧,而且呼吸也变得有些不畅,家属在一旁心急如焚,详细描述着事情的经过。
我们迅速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通过喉镜检查,试图看清喉咙内的情况,在喉镜的显示屏上,我们发现患者的咽喉部有一颗松子卡在了较为狭窄的部位,周围已经出现了轻微的红肿,这颗小小的松子,此时却成了阻碍患者正常呼吸和吞咽的“大麻烦”。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决定尽快采取措施取出松子,由于松子所处位置较为特殊,直接用镊子取出可能会对咽喉部造成进一步的损伤,经过讨论,我们选择了一种相对温和但又有效的方法——在局部麻醉下,使用特殊的器械将松子慢慢推移到合适的位置,再顺利取出。
整个操作过程必须小心翼翼,每一个动作都关乎患者的安全,麻醉师精准地给予局部麻醉,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过多的疼痛,我则全神贯注地操作着器械,眼睛紧紧盯着显示屏,一点点地移动着松子,在团队的密切配合下,经过一番努力,那颗捣乱的松子终于被成功取出,患者的异物感瞬间消失,呼吸也恢复了顺畅,他和家属都长舒了一口气。
事后,我们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了误食松子可能带来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虽然这次有惊无险,但如果异物长时间卡在喉咙,可能会引发感染、窒息等严重后果,像松子这类坚果,本身质地较硬,食用时一定要细嚼慢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要特别注意。
这次经历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小小的松子也可能隐藏着大大的危险,急诊科的工作就是与这些突发状况赛跑,争分夺秒地守护患者的健康,每一次成功救治患者,都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救死扶伤的信念,也提醒着大家要时刻关注生活中的细节,避免类似的意外发生。
发表评论
松子虽小,误食则成惊险急诊的导火索,安全饮食不容忽视。
一粒松子引发的惊险急诊,提醒我们日常饮食中的小疏忽可能酿成大祸。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