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急诊科这个与死神赛跑的战场上,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着患者的生死存亡,而身为急诊科医生的我们,就如同这场生死时速中的特殊“法官”,在复杂的病情与有限的资源间,不断权衡、抉择,为患者争取生的希望。
当急救车呼啸着送来一位危在旦夕的患者,我们的“审判”瞬间开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患者那痛苦扭曲的面容、微弱的生命体征以及身旁焦急万分的家属,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裁定”病情的紧急程度,是突发的心肌梗死,那必须争分夺秒地开辟生命通道,进行溶栓或介入治疗;还是严重的创伤大出血,立刻组织力量控制出血,快速评估全身损伤情况。
这场“审判”并非一帆风顺,有限的医疗资源时常成为横亘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每一张抢救床、每一台仪器设备、每一支救命药物,都是珍贵的“砝码”,面对多名同时送来的危急患者,我们要像精明的“法官”一样,精准地分配资源,优先救治那些病情最危急、预后可能最好的患者,同时还要兼顾其他患者的基本生命维持。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修正判决”,患者的生命体征稍有波动,我们就得迅速调整治疗方案,是增加药物剂量,还是更改治疗策略,都需要果断决策,就如同法官在案件审理中根据新证据及时调整判决一样,我们不能有丝毫的迟疑,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让患者失去生的机会。
与家属的沟通也是这场“审判”中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像耐心的“法官”向当事人解释判决依据一样,向家属详细说明病情、治疗方案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既要给予他们希望,又要让他们做好最坏的打算,因为只有家属的理解与配合,才能让这场与死神的较量更加有力。
在急诊科,我们作为“法官”,虽没有真正的法槌,但手中紧握的是患者的生命线,每一次的诊断、每一次的治疗决策,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我们用专业与责任,在生死时速下权衡利弊,努力为每一位患者书写出最公正的“生命判决”,让更多的生命在这场严峻的考验中得以延续。
发表评论
在生死时速的紧急关头,法官权衡不仅是法律的精准度量尺度;更是人性光辉与生命价值的深刻体现。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