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水利工程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过程中也伴随着一定风险,可能导致各类意外事故,其中一些事故会对人员造成严重伤害,需要急诊科医生具备专业且高效的急救能力。
当水利工程发生诸如坍塌、溺水等事故时,急诊科往往会迎来紧急送来的伤者,对于因坍塌事故被掩埋的伤者,时间就是生命,我们要迅速评估现场情况,确保救援环境安全后,争分夺秒地展开营救,在伤者被救出后,首要任务是检查其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脉搏等,若呼吸心跳骤停,必须立即启动心肺复苏程序,胸外按压频率要达到每分钟100 - 120次,深度至少5厘米,同时配合有效的人工呼吸,为伤者争取恢复自主循环的机会。
如果伤者有明显的外伤出血,应尽快采取止血措施,对于较小的伤口,可通过直接压迫止血;对于较大的动脉出血,则需使用止血带等方法,但要注意正确的使用部位和时间,每隔一段时间需适当放松,防止肢体缺血坏死,对于骨折患者,在搬运过程中要特别小心,避免骨折断端移位加重损伤,可采用简单的固定方法,如使用木板、树枝等对骨折部位进行临时固定,减少疼痛和进一步损伤的风险。
溺水事故在水利工程相关场景中也较为常见,对于溺水者,上岸后应立即清除其口腔和鼻腔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溺水者俯卧,头部下垂,按压其背部,使其呼吸道和胃内的积水排出,若溺水者呼吸微弱或心跳停止,同样要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并持续进行,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在处理水利工程事故伤者的过程中,急诊科医生需要与多部门紧密协作,与消防、救援队伍共同制定救援方案,确保伤者能安全、快速地被转运至医院,与医院内部的其他科室,如骨科、神经外科等保持沟通,为伤者的后续治疗提供准确的伤情评估和建议,要对伤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安抚,缓解他们的紧张和恐惧情绪,让他们积极配合治疗。
水利工程事故急救是一场与时间和死神的赛跑,急诊科医生肩负着重大责任,我们要凭借专业知识和技能,全力以赴挽救伤者生命,将事故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发表评论
水利工程事故中,迅速而有效的急救策略是减少损失、保护生命的关键。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