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这个古老而又顽固的疾病,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对人类健康构成着严重威胁,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我在工作中时常接触到肺结核患者,深知其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肺结核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结核菌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含有结核菌的飞沫会散布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就有可能被感染,这种传播方式使得肺结核在人口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工厂、监狱等,极易快速传播。
肺结核的症状多样且缺乏特异性,这也导致它常常容易被误诊或漏诊,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可持续两周以上,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长期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也较为常见,由于这些症状与普通感冒、肺炎等疾病有相似之处,很多患者在初期往往不会引起重视,从而延误了病情。
急诊科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因呼吸困难、咯血等紧急情况前来就诊的患者,经过详细检查后才发现是肺结核,曾经有一位年轻的患者,反复咳嗽、咳痰了一段时间,自认为是普通感冒,自行服用了一些感冒药,症状却一直没有缓解,还出现了咯血的情况,来到急诊科后,经过一系列检查,最终确诊为肺结核,这警示我们,对于持续时间较长、症状反复的呼吸道症状患者,一定要保持警惕,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肺结核的可能。
一旦确诊为肺结核,及时、规范的治疗至关重要,肺结核的治疗主要采用化学药物治疗,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的原则,只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治疗过程往往较为漫长,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甚至更长时间,这就要求患者具备坚定的治疗信心和良好的依从性。
预防肺结核,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加强对肺结核患者的管理,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能够有效减少结核菌的传播,公众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在人员密集场所尽量避免长时间停留,对于儿童、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等易感人群,可以通过接种卡介苗等方式增强免疫力。
肺结核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只要我们提高认识,加强防控,规范治疗,就能够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减少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抵御肺结核这个健康威胁,守护每一个人的健康。
发表评论
肺结核,潜伏的公共卫生危机:早发现、规范治疗是遏制其蔓延的关键。
肺结核,潜伏的杀手需警惕:早发现、早就医是预防的关键。
肺结核,隐秘的杀手需警惕——健康威胁不容小觑。
肺结核,隐秘的杀手需警惕防控。
肺结核,潜伏的公共卫生危机:不容忽视的健康威胁。
添加新评论